9月12日下午,教育文化服务中心在职工俱乐部305会议室组织“师带徒、传帮带”结对活动。中心精心组织的六组师徒结对仪式温情启幕,没有繁琐的流程,却处处彰显“以仪式为起点,以实效为落点”的鲜明导向——通过“传帮带”的传统智慧,为新进员工引路、为青年骨干赋能,助推中心工作高效完成和部事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的核心环节,六组师徒走上台围绕“如何带、如何学”展开交流分享。每组师徒以PPT,呈现量身定制的培养方案:针对新进和新转岗到中心员工,师傅们制定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实操演练”的阶梯式计划,从业务知识、规章制度到业务流程、应急处置,逐一明确学习节点;面对青年骨干,培养方案则聚焦“业务攻坚+管理能力提升”,计划带领徒弟深度参与教育管理、文化活动以及科技馆展陈提升、讲解员团队培训等核心任务,在实战中锤炼独立解决问题、独当一面的能力。
从制定“每月谈心”机制疏导思想困惑,到共同参与展陈设计、讲解词打磨、教育管理、文化活动等实战任务;从开展“管理共读”提升综合素养,到强化廉洁教育筑牢职业底线,六组师徒的培养方案各有侧重,又始终围绕“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核心目标,形成了“一人带一人、一组带一组”的培养链条。
青年骨干徒弟在交流中表示,将以“空杯心态”跟着师傅学管理、学业务、学实操,努力成长为“业务能手”“管理骨干”。这种“带教有方案、学习有目标、成长有路径”的交流,让“传帮带”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变成了可落地、可检验的行动。
仪式现场,六组师徒依次在结对卡片上签下名字,一笔一划间,不仅是一份承诺的定格,更是一份责任的传递。随后,师傅们逐一为徒弟送上精心准备的信物。在“师傅寄语”环节,没有空泛的口号,更多的是结合岗位实际的叮嘱。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传帮带”的核心要义——不仅要“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道”。
此次结对活动是中心着眼队伍建设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针对新进和新转岗的员工,通过师傅“手把手”带教,帮助他们快速熟悉单位文化、适应岗位要求,缩短“适应期”;另一方面,聚焦青年骨干,以“师徒共攻坚”的模式,让他们在参与重大任务攻坚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和管理本领,早日成为支撑中心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车路光主任在活动仪式上强调,希望每一组师徒都能在岗位上同钻研、共进步,让‘传帮带’成为一种常态、一种文化,努力把教育文化服务中心的队伍打造得更有战斗力,为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