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教育文化中心党支部与工会联合举办“书香党建”读书交流活动。作为中心年度“书香党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此次活动以“学廉史、正家风、强党性”为核心,通过研读经典、分享感悟,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走深走实,为党员干部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交流会上,四位职工以廉洁建设和廉政家风为切入点,分享了读书交流体会。侯剑川从《曾国藩家书》中“居官以不要钱为本”的箴言展开,讲述了曾国藩立誓“不靠做官发财”,即便位高权重仍坚守清贫,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诀治家的故事,强调“家风正,则为官清”的深刻道理。
王剑博结合《清官况钟》,介绍了明代苏州知府况钟“三离三留”的传奇:面对富庶之地的钱粮诱惑,他“清风两袖朝天去”,离任时靠卖字画凑路费;为整肃司法积弊,他微服私访、铁面无私,用“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赤诚赢得民心。
杨子乔则以《左传·子罕弗受玉》中“不贪为宝”的典故为引,串联起毛主席“一双袜子缝补多次”的简朴、孔繁森“牺牲时仅余8元6角”的大爱、牛玉儒“对亲人六亲不认”的坚守,展现了不同时代“廉洁奉公”精神的传承脉络。
薛洪民以《焦裕禄——不朽的精神丰碑》为题,讲述了焦裕禄严管家人、拒绝特权的故事:女儿招工被安排到最苦最累的岗位,儿子“看白戏”被严肃批评并补票,用“心中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家风底色。
在读书交流环节,大家纷纷表示,“廉政家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拒一份礼、管一家人、守一辈子节’的具体行动中。”通过此次活动,更深刻理解了“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的内涵,将以史为鉴,把廉政家风融入日常,以清廉作风服务群众。
此次廉政家风读书活动,既是教育文化中心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书香党建”与党性教育、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下一步,中心将持续以读书交流为载体,让廉洁文化浸润人心,让优良家风涵养党风,为高质量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