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4月7日至4月11日,科学城春蕾学校10名教师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及附属幼儿园,开展沉浸式跟岗学习。通过沉浸式学习、互动研讨、实战教学等方式开展跟岗实训活动,赋能未来教学实践,为我校打造高品质教育注入新动能。
生活教育:“自我服务”培养独立人格
走进附幼班级,老师们被孩子们井然有序的生活常规所震撼:小细节见真章。幼儿自主穿脱衣物并整齐收纳,教师通过“我能行”鼓励语激发内在动机,将生活技能转化为空间逻辑训练。养成教育新解。在“小绅士小淑女”教研中,缴老师提出“想的复杂,做的简单”,强调习惯培养要统整五大领域发展。
“原来叠衣服不仅是生活技能,更是数学分类的学习契机!”东师附幼老师在新学期计划中特别加入“生活教育观察表”。
游戏创新:“自主”与“规则”共生
附幼的自主游戏区让老师们眼前一亮:智慧环境设计。自主游戏并非“放任玩”,而是通过科学的环境设计和规则支持,让幼儿在试错、探索与互动中实现全面发展。例如通过手环颜色区分器械选择,让幼儿在有限选择中学会遵守规则,既保障了安全,又培养了责任意识。同时,手环颜色与器械挂钩,颜色区分让幼儿通过观察即可明确活动范围,减少了教师重复提醒的频率。附幼老师在交流中指出:“自主不是放任,而是通过有准备的环境实现教育目标”。
班级管理:用“专业协作”守护成长
附幼高效的班级协作体系值得借鉴:晨会“三预”机制。预判需求→预设分工→预备材料,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
户外活动范例。主班组织游戏、配班记录过程、保育规划动线,形成教育合力。“这种基于儿童观的协作,比我们单纯的流程分工更科学!”——优秀的班级管理从来都不是“机械的流程”,而是基于爱与专业的共同奔赴。
课程展示:两地碰撞出新火花
跟岗教师呈现6节特色活动课:赵明明老师大班社会《解锁“超能力”》:通过情境模拟帮助幼儿发现自身独特性,培养积极自我认知。
袁宇玲老师绘本《最奇妙的鸡蛋》:创新“色彩联想板”和角色体验,提升语言表达与创造力。
何苗老师语言《小象的心愿》:以互动故事引导幼儿体验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谢雯老师中班语言《春天的电话》:用动物报春情景发展观察力与语言表达。
何琴老师《我是时间小主人》:通过“小熊作息表”游戏培养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
何嘉老师小班语言《小水滴历险记》:结合动画与儿歌理解水循环奥秘。
后勤保障:科学膳食的“温度密码”
附幼食堂的“三化”管理体系令人印象深刻。“全链管控,膳食优化”筑牢幼儿食品安全防线。在运营管理中,建构了全流程标准化管控体系,做到流程标准化,服务智慧化,管理生态化,实现了“科学配餐+个性服务”双覆盖,让安全保障和成长滋养同频共振,让食堂后勤承载科学育儿的专业温度。
“原来后勤也可以如此专业!”老师们感叹道。
结语:以知促行,向新而生
“这一周我们学习的不仅是方法,更是对幼儿教育的重新思考。”在总结会上,老师们达成共识:将“生活课程“纳入新学期重点,开发《我是生活小达人》系列微课;根据各园实际改造户外游戏区,试行“智能手环“分区管理;建立“三预“晨会制度,提升班级协作效能。
山海有距,学习无疆。春蕾学校将继续以开放姿态汲取先进经验,让优质学前教育的种子在科学城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