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办工作动态 > 春蕾学校

春风化雨 | 知行共进 || 科学城春蕾学校教师赴东师附幼跟岗实训纪实(三十二)

文章来源:春蕾学校 日期:2025-04-02 点击数: 文章作者:春蕾学校     责任编辑:春蕾学校

为深化校际合作,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324日至28日,科学城春蕾学校选派6名骨干教师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展为期五天的沉浸式跟岗学习。通过“观----启”的深度研学模式,教师们零距离感受优质园所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智慧,为春蕾学校学前教育注入新活力。

——环境育人:细节之处见匠心

走进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教师们被“会说话”的环境所吸引。晨间活动:孩子们精神抖擞的升旗仪式、创意十足的早操设计,展现了“规则与自由”平衡的教育艺术。班级环创:主题墙上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与课程紧密联动,教师感慨:“环境不是装饰,而是无声的课程载体。”功能教室:乐高区的“未来城市”合作搭建、沙画台的创意表达,处处体现“以儿童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收获:环境是隐形的教师,需让每一处空间成为幼儿探索与学习的舞台。

——课程创新:多维互动启思维

跟岗教师深入各年龄段班级,全方位观摩特色课程科学探究:《光的秘密》中,孩子们用纸片捕捉光影变化,在惊呼中感受科学趣味。

艺术表达:《沙画奇旅》以沙为媒,幼儿创作出“流动的故事”,展现无限想象力。体能训练:感统课程利用轮胎、垫子等低结构材料,通过触觉与平衡训练提升幼儿专注力。礼仪教育:教研活动“小绅士小淑女”以《论语》为引,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日常。感悟:特色课程需以游戏为载体,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尊重幼儿成长差异,激发幼儿主动参与。

——教学相长:双向赋能绽光彩

教师们不仅观摩,更亲身参与实践互动体验:在乐高教室,幼儿分组搭建“未来城市”,大班孩子主动指导中、小班同伴:“这块积木要斜着放,才能搭出桥梁!”;沙画创作中,孩子们化身“小老师”,通过实践告诉老师,怎么做才不会将沙子撒落在地上。导师点拨:“教育契机常藏于‘失败’中,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比结果更重要。”示范课展示:春蕾教师将所学融入教学,执教6节示范课。

李章杞老师执教大班社会《常见的安全标志》,以图片“迷路的奇奇”作为引入,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并且能够通过发挥想象力,大胆动手设计出安全标志,积极调动孩子们的思维与实践。

兰慧老师的中班语言《甜甜的棒棒糖》以“感官体验”为核,孩子们闭眼品尝糖果后,用“像云朵一样软”“比彩虹还甜”等充满想象力的语言描述味觉,童言稚语引得观摩教师连连称赞。

张和星老师在中班语言《熊叔叔的生日派对》中巧妙设计“悬念解谜”。随着绘本画面逐层展开,幼儿通过观察窗帘缝隙透出的影子、门后露出的气球等线索,化身“小侦探”,推理故事情节。

李虹老师的艺术课《小青蛙找家》将奥尔夫音乐与肢体律动结合,李老师头戴青蛙头饰,带领幼儿随鼓点节奏“跳泥坑”“过小河”,在游戏中感知音乐响度的强弱变化。

金江宁老师的语言课《小蓝和小黄》则以色彩实验破题,孩子们摇晃透明水杯,观察颜色融合,惊呼“蓝色加黄色变绿色啦”,随即用童谣描述发现:“小蓝、小黄抱一抱,变成绿色笑哈哈。”

巫翔老师和孩子们进行的艺术领域《我把眼睛藏起来》音乐游戏课程,以“寓教于乐”为核心,设计“听音学唱”“一起律动”等互动环节。童声欢呼:“老师!真好玩!

成长:真正的教育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需以平等姿态倾听幼儿的声音。

——凝练升华:以反思促提升

在附幼导师带领下,教师们参与分层教研活动。儿童视角:课程设计需像“抛接球”,提问要开放且有层次,给予幼儿思考空间。细节打磨:从教具摆放到过渡环节,每一处细节都影响活动效果。团队共研:两园教师围绕“有效师幼互动”“低结构材料运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启示:教育需常怀匠心,在反思中优化,在碰撞中创新。

——共绘新篇:携手迈向高质量

五天的学习虽短,却为春蕾教师打开了新视野。

理念更新:从“教师主导”转向“儿童本位”,让学习自然发生。

行动方向:学习到“环境浸润”和“游戏化课程”等先进经验,在今后的实践中落地生根。

教育如春雨,润物无声;研学似明灯,照亮前路。

从环境浸润到课程创新,从单向观摩到双向赋能,此次跟岗既是对春蕾教师专业能力的锤炼,同时架起了彼此共研、共进的桥梁。未来,春蕾老师们将以“精进不休”之志,将所学化为实践,让优质教育的种子茁壮成长,为孩子们的童年描绘更绚丽的色彩!


1-微信图片_20250402085847.jpg


3-微信图片_20250402085956.jpg


4-微信图片_20250402090002.jpg


文章作者:春蕾学校     责任编辑:春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