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办工作动态 > 科学城一中

以学促研谱新篇 | 科一中教师赴东北师大附中跟岗学习札记(四)

文章来源: 日期:2023-05-30 点击数: 文章作者:科学城一中     责任编辑:

以学促研谱新篇,惟有笃行能致远

转眼间,为期两周的跟岗学习已接近尾声。在春寒料峭的北国城市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周到细致的学习安排和指导教师热情耐心的指导,让在异乡的我们,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温暖。


在师大附中明珠校区(初中部)两周的学习中,我们主动融入、细致观察、注重沟通、虚心请教,仔细聆听教学专家的精彩发言,近距离感受教学名师的课堂风采,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学活动……

以学促研谱新篇 | 科一中教师赴东北师大附中跟岗学习札记(四)(图1)


一、学科融合新突破,百花齐放焕新机

以学促研谱新篇 | 科一中教师赴东北师大附中跟岗学习札记(四)(图2)

以学促研谱新篇 | 科一中教师赴东北师大附中跟岗学习札记(四)(图3)

已有39年历史教学“百花奖“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试验的重要平台。3月24日下午,我们有幸现场参与了明珠校区第40届教学百花奖暨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享受这一特有的教育教学饕餮盛宴。


本次百花奖的主题是“聚焦跨学科、专注新突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跨学科综合实践和大单元教学为研讨对象,数学与物理、英语与体育生物心理、音乐与美术几位老师精心打磨,跨学科强强联合,呈现了三节精彩纷呈的课堂。他们以某一学科为主体,依托其他科的某个知识,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单一学科无法达成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合作探讨、动手实践、自主展示的学习过程中,多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核心素养得到提升。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重要趋势。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教师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师大附中的这次教学展示,是名校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次锐意进取,也指明了新课改后的教学方向——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让课堂在真实情境下的学习实践中焕发新机。

以学促研谱新篇 | 科一中教师赴东北师大附中跟岗学习札记(四)(图4)


二、集体教研聚能量,风采各异显匠心


在“双减”背景下,课堂的提质增效更需要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语文备课组每周一次的教研,采取个体参与、群体协作的方式,即每个单元由两位老师主备,其他老师则针对每一课时有疑惑之处展开讨论。在集体教研会上,大家深挖教材、详细解读、补充知识,畅所欲言,毫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让教学过程更加务实。


为了让跟岗学习的语文老师能够感受不一样的课堂氛围,备课组安排我们每天听不同老师的课。师大附中的老师们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调整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教学,体现创新力。每位老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专业水平,讲课时注重以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剖析问题根源,每一堂课都独具匠心,彰显风采各异的教学魅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老师们在合作、探究的备课过程中,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提高了教研水平,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自主式的教学也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践行了学校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提出的“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的理念。

以学促研谱新篇 | 科一中教师赴东北师大附中跟岗学习札记(四)(图5)

以学促研谱新篇 | 科一中教师赴东北师大附中跟岗学习札记(四)(图6)


三、润物无声助成长,英才济济笑开颜


师大附中的校园里,学生也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线。操场上运动的他们朝气蓬勃,课堂上发言的他们自信大方,社团里活动的他们积极踊跃……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班主任教育引导。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师大附中的班主任们秉持着面向全员的育人理念,注重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利用教室文化环境、心理谈话、一对一辅导等各种契机育人,班级管理井然有序。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班主任们用爱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规定的规章制度里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让附中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以学促研谱新篇 | 科一中教师赴东北师大附中跟岗学习札记(四)(图7)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用师大附中两周跟岗学习的所学、所思、所悟,结合科一中的实际,来深挖自己的“有源之井”,深耕课堂,善思笃行,在教育的路上一路前行。

以学促研谱新篇 | 科一中教师赴东北师大附中跟岗学习札记(四)(图8)

以学促研谱新篇 | 科一中教师赴东北师大附中跟岗学习札记(四)(图9)

(供稿丨王涵汐

文章作者:科学城一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