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映初心,精神传承正当时。2025年7月25日下午,由院团委和科技馆联合主办的第一期“两弹精神”青年志愿者讲解员培训班,在院科技馆二楼报告厅正式开班。来自全院各岗位的青年志愿者齐聚一堂,以青春之名接过传承接力棒,让“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永攀高峰”的两弹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开班仪式凝聚青春共识
“两弹精神是中物院的立院之魂,是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开班仪式上,院公管部刘开武部长首先为开班致词,他特别强调,此次由科技馆与团委联合举办培训班,正是发挥双方优势——科技馆的专业资源为讲解培训筑基,团委的教育引领为精神传承赋能,共同搭建起两弹精神薪火相传的桥梁。
院团委钱猛书记随后介绍了培训整体规划,明确将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结对传承”的递进式培养,让青年志愿者既成为合格讲解员,更成为精神播种者。通过亲历讲解,我们深刻感悟了老一辈科学家为两弹突破做出的巨大贡献,更读懂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内涵。
青年志愿者代表一所胡建发言,作为首期培训班的学员,我们将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让两弹故事通过青春之声传得更广、更远,以实际行动肩负起住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重任。
多维培育筑牢传承根基
开班仪式后,原中物院副院长唐惠龙以《核武器的发展史》为题开启首堂授课。这位亲历过氢弹研制的老专家,用“九次运算”、“花园路灯下的科研攻坚”等鲜活故事,为青年志愿者还原了那段艰苦卓绝却激情燃烧的岁月。“精神的传承,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唐惠龙的话语,让在场青年对两弹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此次由院团委、科技馆联合打造的培训体系,凸显三大特色:一是课程专业性,科技馆梳理了两弹历史文献、展品背后的故事,开发出系统讲解课程;二是实践针对性,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展厅进行实景演练,由资深讲解员手把手指导;三是传承延续性,后期将启动“青年志愿者——红领巾讲解员”结对,12名青年学员将化身“小老师”,把所学转化为对少年儿童的生动教学,让两弹精神通过“大手拉小手”实现代际传递。
从戈壁滩上的惊天壮举到新时代的科技攻坚,两弹精神始终是中物院人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此次培训班,正是院团委、院科技馆携手搭建精神传承平台的创新实践。当青年志愿者的讲解声与红领巾讲解员的童声在展厅交织,当老一辈的奋斗精神通过年轻一代的讲述焕发新的生命力,两弹精神这颗精神火种必将在代代相传中愈发炽热,为国防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青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