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办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非遗盛宴庆双节 文化传承润人心 ——“迎中秋 庆国庆 非遗走进科学城展示体验活动”圆满举办

文章来源:教育文化中心 日期:2025-09-30 点击数: 文章作者: 杨子乔     责任编辑:吕立

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城气息的非遗盛宴于9月28日在科学城春雷广场开启。本次“迎中秋 庆国庆 非遗走进科学城展示体验活动”由院公共事务管理部主办,院公管部教育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以非遗展演与体验为载体,让科学城职工群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双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底蕴。

图片1.png

        非遗展演:传统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活动现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与深厚历史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精彩上演,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1).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图片9.png

羌族肩铃舞,以欢快的舞蹈动作和悠扬的羌笛声响,生动反映羌族生活习俗,传递出羌族同胞的热情与活力有着两千余年历史的白马藏族民歌,用质朴的旋律与独特的唱腔,展现省级传统音乐的悠久传承起源于清乾隆年间、享有“东方歌剧”美誉的四川清音,表演者以婉转的唱腔、细腻的伴奏,将传统曲艺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靠口传心授传承的羌族非遗展演,以多声部的独特形式,展现了羌族音乐文化的深厚积淀川剧绝技变脸及喷火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川剧艺术的神奇与震撼

这些节目不仅是艺术的展演,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鲜活表达,让科学城的职工群众在欣赏中领略非遗的精湛技艺与文化内涵。

        非遗体验:亲手触摸文化温度

除了精彩的展演,活动还设置了羌族草编、三台泥塑、绵阳面塑、吹糖人、梓潼年画等10项非遗技艺体验区。

图片10(1).png  图片11(1).png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职工群众们纷纷驻足参与,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非遗作品:有的尝试编织精巧的羌族草编饰物,有的用心塑造充满童趣的三台泥塑,还有的在吹糖人的过程中感受糖艺的奇妙变化……大家在动手体验中,不仅深入了解非遗技艺的工序与匠心,同时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温度。

        群众热赞:文化传承获广泛认可

本次活动吸引了科学城2000余名职工群众参与,现场人头攒动、反响热烈。参与活动的职工群众纷纷表示“这么近距离看川剧变脸,太神奇了!”“带着孩子体验羌族草编,他现在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参与群众纷纷表示,非遗文化走进科学城,不仅为双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此类活动,让非遗文化持续滋养人心。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此次“迎中秋 庆国庆 非遗走进科学城”展示体验活动,以非遗为桥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科学城职工群众心中。它不仅是一场文化展演体验,更是一次生动的文化传承实践,在庆双节的欢乐氛围中,让中华文化的美德与魅力深深扎根,为科学城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深厚的传统底蕴与蓬勃的文化活力。


文章作者: 杨子乔     责任编辑:吕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