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科学城第一中学(于敏科技中学),科学教育不仅是课程表上的章节,更是融入血脉的育人基因。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学校以“科技立校”为核心理念,构建起贯通式培养体系,深耕“科技育人、实践赋能”培养路径,精心搭建“初高贯通、学段衔接、资源聚合”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从基础启蒙到专项深耕,从课堂教学到赛事实战,从校内实践到校外联动,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系统化科学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少年科学院优秀代表——黄昱天同学的成长故事,感受科学教育赋予青春的蓬勃力量!
一、科创之路:从“初露锋芒”到“巅峰问鼎”
2022年,刚进入初中部(初2025届5班)的黄昱天,怀揣着对科创的好奇与向往选择了科创课程,开启了他的无人机飞行探索之旅。短短三年间,他实现了从“省赛二等奖”到“国赛双金牌”的三级跳:
2024年首次参赛,在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取得四川省二等奖,初显实力;
同年参加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无人机精准赛取得四川省赛金牌、国赛银牌,锋芒毕露;
2025年继续备战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无人机精准赛,一举举包揽国赛、省赛双金牌,登顶巅峰!
“每一次飞行调试,都是与失败的对话;每一次飞行操控方案迭代,都是对极限的挑战。”黄昱天用坚持与专注,诠释了科创精神的真谛。
二、学校赋能:贯通培养,科学教育有“真招”
黄昱天的成功,离不开科学城一中独具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
初高贯通式培养:打破学段壁垒,初中阶段即接入高中科创资源,助力学生持续进阶;
阶梯式课程设计:从基础科创课程到竞赛专项指导,层层递进,精准匹配学生成长需求;
双师制护航:专业教师团队全程陪伴,从技术点拨到心理建设,为学子插上追梦翅膀。
“没有学校的平台和老师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黄昱天在感言中多次提及学校的培养之恩。
三、学子心声:荣誉属于集体,未来仍在脚下
“这份金牌属于科一!”黄昱天在比赛后说道。他特别感谢田小峡、唐艺菠两位指导老师的倾囊相授,也铭记备赛中团队协作的力量。面对未来,他目光坚定:“我会继续探索无人机的更多可能,为科学城一中争光!”
9月,黄昱天已顺利升入本校高中部,在科一的科创平台上继续探索。
在科一:
每一个创意都被尊重—— 构建 “倾听—研讨—孵化” 的创意培育链条,
每一次尝试都被鼓励——建立"容错—改进—提升"的创新培养机制
每一份热爱都有舞台——打造"课程学习—社团活动—竞赛展示"多维发展通道
建设“于敏科技中学”,我们一直在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