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办工作动态 > 科学城一中

科学家进校园丨传承科学家精神,探索城市规划的未来

文章来源: 日期:2024-09-06 点击数: 文章作者:科学城一中     责任编辑:

科学家进校园丨传承科学家精神,探索城市规划的未来

图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根据中国科协、教育部印发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四川省“科学家百人千场进校园”活动,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

2024年7月11日,“科学家精神与城市规划”主题讲座在科学城一中召开。张坤均副校长主持本场讲座。本次来到现场为大家讲解的专家,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于洋教授。

图片

于洋教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委员会成员,兼任城乡规划系党支部书记;西南交通大学交通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自然资源专家、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专家、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成都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教学创新实验奖1项。出版中文学术专著1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

本次讲座聚焦于“科学家精神与城市规划”这一主题,从精神内涵、城市规划的概念,科学家精神与城市规划、如何培养科学家精神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挑战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

首先讲座从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个方面,分别列举钱学森毅然决然回国,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黄旭华隐姓埋名造核潜艇,李四光推翻中国贫油理论等事迹,讲述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让同学们对科学家精神内涵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接着,讲座道清了城市规划的概念。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城市规划领域主要研究的问题入手,让同学们明白城市规划是确定城市未来结构的前提,是国家宏观调动手段,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再举大伦敦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等城市规划案例,使同学们对于城市规划方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讲座根据钱学森和“山水城市”,建国北京“梁陈”方案两个事例,将科学家精神与城市规划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科学家为城市发展做贡献。

其次,于洋教授利用这次讲座告诉我们该如何培养科学家精神。让我们从科学发现里学会实证,并从怀疑和探索中逐渐养成。

最后于洋教授为我们讲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挑战,鼓励大家向科学家们学习,协同打造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的城市。

图片

讲座后张坤均副校长做了总结。他说:于洋教授的报告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生动地讲述了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陈能宽、南仁东、屠呦呦、黄旭华、华罗庚、黄大年等大批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非凡历程,深入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六大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激励中学生应该具备专注精神、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结合自己研究的城市规划领域,给同学们介绍了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和国内外典型案例,分享了钱学森、梁思成等著名学者城市建设思想,从不一样的视角和思维给同学们以深刻的启迪。要求同学们要树立强烈的实证精神、怀疑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寄语同学们要立大志、明大德,未来才能成大才、担大任,才能更好地践行科学家精神,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关于“科学家精神与城市规划”的讲座,受益良多。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钱学森、邓稼先、于敏、黄旭华、屠呦呦、南仁东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生平事迹的学习。通过这些故事,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科学探索的执着精神。他们不仅展现了科学家的育人、专注和求实精神,还深深激励了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

讲座的第二部分聚焦于城市规划。我学习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历史和中外著名的城市规划理论。这些理论和实践案例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激发了我对城市规划的兴趣。我开始理解,城市规划不仅是关于城市的设计和布局,更是关于如何创造一个更安全、高效、便捷和绿色的生活环境。

本次讲座不仅增强了我对科学研究探索的热情,也坚定了我努力学习、考上理想大学的决心。我渴望在祖国需要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2023级1班  武卉然

在炎炎夏日,蝉鸣声中,西南交通大学的于洋教授莅临我们学校,带来了一场生动而丰富的主题讲座。通过于教授的讲解,我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通过生动的案例,让我看到了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我对他们的崇拜和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于教授还巧妙地将科学家精神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让我意识到,科学家精神不仅存在于科学领域,也适用于各行各业。作为于敏科技中学的学生,我们应紧跟科学家的脚步,将科学家精神发扬光大。

——高2023级2班  任语涵

今天下午,我聆听了西南交通大学的于洋教授关于“科学家精神与城市规划”的讲座,深受启发。于教授从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和城市规划的概念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他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资料,展示了科学家们的高尚品质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我深刻认识到,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科学家精神,将知识融会贯通,创新探索,为打造一个更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高2023级3班 张心蕾

学校有幸邀请了西南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教授于洋先生来为我们进行“科学家精神与城市规划”的主题讲座。于教授从六个层面讲解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列举了我国多名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杰出科学家。之后,他将科学家精神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含义及作用,并列举了科学家们参与城市规划的事例。最后,于教授展望了未来城市的发展及城市规划的挑战,鼓励我们培养科学家精神,为国家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今天的讲座让我收获颇丰。我深刻意识到了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作为科学城一中的学生,我们更应秉持“文明、严谨、勤奋、创新”的校训,刻苦学习,坚持不懈培养科学家精神,为国家复兴伟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2023级七班  熊珈睿

于教授不仅诙谐幽默,而且和蔼可亲,让我们不知不觉沉浸在他的讲述中。在他的讲述中,我仿佛看到了科学家们埋头苦干,将他们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和为中国科研事业不断砥砺前行的精神让我深感敬畏。正是因为有无数人的砥砺前行,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依然在前行,更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建设。

这次讲座再次激发了我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更坚定了我努力奋斗,以微薄之力助力中国伟大复兴的决心。

——高2023级8班 冯雨桐


文章作者:科学城一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