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城一中迎来了一波尊贵的客人,武汉大学彭友贵教授向学校赠书并举行赠书仪式。学校党委书记邓友山、校长刘莉、副校长张坤均和副校长蒋仕琼等参加赠书仪式。
彭友贵,1938年6月6日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年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参加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实验,研制了强流脉冲电子感应加速器、“中国闪光一号”强流脉冲电子加速器。获得 1984年中国核工业部颁发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20周年纪念章和证书。1981年调武汉大学任教,先后获得武汉大学、武汉市、湖北省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全国挑战杯园丁奖一项,全国高校设备仪器协会颁发的设备研制一等奖一项,专利二项,发表本专业论文十多篇。2018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彭友贵诗词手书集》一部。
赠书仪式上,彭友贵教授向学校赠送其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岁月》。此书分三卷。
“岁月·第一卷 花样年华”叙述彭教授老家的风土人情和美丽传说。同时记录了他苦难的家庭在日寇侵略者的铁蹄下,家毁人亡的悲惨经历。作为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彭教授在党和政府的抚育下,从一个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科学工作者的成长过程。
“岁月·第二卷 在中国核武器研究生产基地十八年的回顾”主要是记录彭教授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离妻别女,子然一身,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他的核武器研究生产基地,18年的历程。
“岁月·第三卷 珞珈山的记忆”记录彭教授从1981年调到武汉大学后的工作和退休生活。每当阳光明媚之时,沿着漂亮的珞珈山环步写下的几百首诗词,和朋友间翰墨情缘,都记忆于这本回忆录中。同时还记录了他82岁高龄的老伴,现在还是武大“爱心团队”的热心服务志愿者,以及她努力学习手工工艺的成果。
领导们对彭教授心系科学城一中广大学子并主动赠书表示衷心感谢,纷纷表示本书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具有启迪指导作用,对于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邓书记和校领导班子的陪同下,彭教授一行走进少年科学院、数学地理学科教室、劳动实践基地,感受学校精品化、内涵式、学术型的科技中学气息。接着,他们查看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规划图。彭教授表示,科学城一中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科学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86岁高龄的彭教授来到小小科学家讲堂时,即兴挥毫题写了“崇尚科学 追求卓越”墨宝,八个大字笔笔见功夫,字字见水平。彭老希望科一学子在做人、为学、成事中始终以“崇尚科学”为路径,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不断超越自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今年是全面建设于敏科技中学的起步之年,全体科一人必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坚定信念,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豪情,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
文 | 杜巧燕 图丨衡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