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云淡仰高山 身在繁荣聆梅弦
所有老师都是挺立在旷野里的树。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大,有的瘦,叶叠着叶,枝架着枝,根连着根,成为了孩子们最热爱的森林。
观·课桌旁的暖阳
立冬之后,雪后长春迎来一抹暖阳。檐下的冰棱子渐渐融化——“滴滴嗒嗒”,合着我们四人轻快的步伐。
在繁荣校区“青蓝杯”教师赛课活动中,马琪琳老师的《日月潭》、李序老师的《乌鸦喝水》、姜杨老师的《<走进小说>单元开发》和赵心宇老师的《民间故事》,堂堂课都抑扬顿挫,丝竹和鸣,让大家如饮醇酒,如沐暖阳。低段孩子的良好习惯与活泼天性、高段学生的有序合作与探究精神,以及师生们在课堂上的精彩呈现,都让我们对东师附小学科素养提升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那就是在长期有过程的归纳学习教学理念引领下,课堂思维碰撞结成的累累硕果。
听·雪晴梅开的声音
《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玫瑰与教育》《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以及《优秀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等等学术专著,自出版以来,就是我们春蕾老师爱不释手的经典。何其幸运,此次远赴东北之行,我们竟然能与这些书籍的作者——清华附小校长、特级名师窦桂梅老师相遇,并且当面聆听她带来的《卓越教师成长之路》专题讲座,深受教诲与启发。
在近三小时的讲座中,窦老师情感充沛、语调铿锵,她以“教师的专业成长”视频深情导入,带着大家回顾了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成长历程,也让我们离开书中的文字真正认识到了现实中“她”——一位先后教过语、数、音、美、思品等多门课程,做过十多年班主任,从未停止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的坚持“把儿童成长当作最高荣誉”的窦老师。
“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这是窦老师倡导的儿童终身发展五大核心素养,也是与我们春蕾学校“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一致的目标。
学习感言
曾春连: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此次跟岗培训,我们和导师一同备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东师附小团队协作教研的魅力,感受到了附小语文教研文化。参与教研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附小语文教师的顶层设计、知行合一的履践功夫、老师们的勠力同心。教研活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精彩和亮点,更让我们看到亮点背后、精彩背后的形成机制,只有资源共享,才能智慧共生。
胡道艳:长春之行,我观摩了附小老师们大单元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各课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还有幸聆听偶像窦桂梅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进一步明确了主题教学与新课标和统编教材的关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博采众长,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陈竹:眼里有儿童,心里有目标,处处有教育,这是我跟岗东师附小最深的感悟。于伟校长提出的“率性教育”和窦桂梅校长的“让儿童站立课堂正中央”——无不是在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发展规律,引导儿童主动探索,积极学习。这周听过的每一堂课,走过的校园每一个角落,都让我感受到东师附小正实实在在地在践行这种教育理念。今后,我定将本次跟岗收获致力于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醒自己,保有从内核出发的能力,努力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徐柳:回想初登讲台的时候,在同事的推荐下,我曾拜读了《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等专著,从文字中感受到窦桂梅校长的教育情怀;也曾观看过由她执教的《秋天的怀念》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堂实录,被其魅力深深折服。长春之行给予我近距离接触偶像的机会;一场讲座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她把做教育的根深深地扎入课堂的泥土中,汲取养分,努力生长,营造着绿荫,营造着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