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办工作动态 > 科学城一中

【科一·科技节】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科技节系列报道(九)

文章来源: 日期:2023-05-17 点击数: 文章作者:科学城一中     责任编辑:

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

——记高二年级“外骨骼机器人”科普讲座

如今,中国的科技正在经历快速发展时期。盘点近20年中国的科技成就,北斗系统、超级计算机、核爆模拟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天眼”、华为5G通讯设备、从蛟龙号到“三龙探海”、高铁总里程达两万公里等等不计其数,从生活中的点滴便利到大国重器的尖端,中国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我们不再是以前的中国。

这个时候,我们身为青少年该思考的是,我们跟科技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又有什么可为之处?今年我校的科技节主题为“科技筑梦,赋能成长”,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我们请到了中物院四所的郑殿臣博士来为我们回答以上的两个问题,以开展讲座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尖端科技外骨骼机器人的简介和研发,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


周四下午最后一节课,同学们如约来到教室参加这次的科技节讲座。

郑殿臣博士从外骨骼机器人的分类,负重外骨骼,康复外骨骼和未来展望四个板块为我们介绍了外骨骼机器人。

【科一·科技节】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科技节系列报道(九)(图1)

郑博士由浅入深,先从外骨骼机器人的定义讲起。

在我们了解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之后,郑老师又出示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分类之一——负重外骨骼。随着图片的呈现,郑博士详细的介绍了各个领域的极大需求和国内外研究所的研究情况,让同学们不禁连连感叹科技在如今国际局势的重要性格局作用,随着更多专业知识的引入,如外骨骼机器人的腰部动力,人体步态识别,下肢动力学,驱动系统设计和常规液压系统,展示了外骨骼机器人研究所设计的领域多样和其系统决策规划反应的快速性和正确性。

接着,郑博士将康复机器人的每个部位拆解,详细具体的为我们展示它的内部设计,酷似人类的关节和背部设计令同学们连连赞叹,康复型机器人通过建立人体力传导旁路,将搬运者手上的负重直接转移到髋部,从而释放手臂、肩和脊柱的载荷,能显著降低上肢和脊柱载荷,降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的发生几率,它穿戴方便,重量轻,符合人体工学,能有效造福残障人群和军事部队。


最后,郑博士展望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未来,指出产业所蕴含的蓬勃生命力与活力,真诚的鼓励同学们通过学业精进来加入并成为科技洪流中的一员,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借助科技的力量,人类首次用望远镜成功探索了追寻千百年的黑洞真容。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如何正确处理人类发展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显得愈发重要,而这正如旬子在《劝学篇》中所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古人穿越千年的智慧来对待科学技术,以我拙见,那便是善假于现代之科技,为我们,也为子孙后代们造福。

【科一·科技节】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科技节系列报道(九)(图2)

期待所有同学在郑博士的鼓励下,都能积极、主动、自觉的成为“科技节”的主角,未来世界的主角,对世界保持一份纯粹的好奇和探究,给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给思想一个飞翔的空间,直面科技新时代的挑战,唯此,我们才能运用“科技”之光造福祖国、造福世界。

(文丨曹英浛   图丨高二年级)


文章作者:科学城一中     责任编辑: